
來得及. 今年是羅美雪妮黛 (Romy Schneider) 七十歲冥壽.
偶然重看《義薄雲天》(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尾聲片段, 男主角重遇舊愛. 女主角的老相不是沒有說服力. 鬆馳的臉孔, 令我想起雪妮黛. 如果她能活多幾年, 會是何模樣? 以雪妮黛當年的牌面, 如果壓軸客串一場, 相信會轟動不少 (但她也是少數沒有過檔美國的歐洲女星) .
雪妮黛是很多名導的心頭好: Otto Preminger《The Cardinal》, 奧遜威爾斯《審判》(The Trial) , 維斯康堤《諸神的黃昏》(Ludwig). 據聞《男歡女愛》(Une Homme et une femme) 的導演 Claude Lelouch, 曾打算找雪妮黛演Anouk Aimee的角色, 但最終談不攏. 艾慕杜華《論盡我阿媽》(All about my mother) 明正言順紀念她. 法斯賓達曾希望她能演出《婚事》(一說《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erg) , 結果兩人鬧得不歡而散: 法斯賓達叫雪妮黛是盲牛, 雪妮黛也直言此生此世永不跟禽獸共事.
雪妮黛談不上美. 至少, 我相信大部份人從外表上, 都覺得雪妮黛不過是個俗艷的歐洲女明星. 誠然, 雪妮黛終其一生都在摧殘自己: 一日三包萬寶路, 後期長期買醉, 直到死. 但法國影壇認定她是首席女星, 受歡迎程度僅次嘉莉絲姬莉 (Grace Kelly) 之後. 為何法國影壇如此重視雪妮黛? 七十年代法國女性面面觀, 統統由雪妮黛當代言人. (Isabelle Huppert和Isabelle Adjani, 當時都是剛剛出道而已)
最能代表雪妮黛的演出, 應是《L'important c'est d'aimer》(1974), 怪導Andrzej Żuławski (Sophie Marceau前夫) 執導的愛情電影. 雪妮黛憑此片拿下第一屆Cesar Award, 也是她平生最愛的作品. 「愛是重要的事」 , 恰如雪妮黛在電影追逐愛的母題. 影片開首三分鐘, 便將演員的生涯精煉呈現, 足叫雪妮黛名留影史. 試問誰能夠演好這場戲呢?
5 則留言:
Romy Schneider的戲我看得不多,但我認同你所說,她在法國影壇的確是數一數二的。很多人或把焦點放在其糜爛頹廢的現實生活,但鎂光燈一影向她,她便可以有千萬樣變化。
如果問我找誰來代替她,有人選但想真又不能代替她。
其實真的誰也不能代替誰。
本地影迷熟悉的法國經典女星多是珍摩露或丹露. 雪妮黛早逝, 故不為人所共知也.
艾麗絲謝你好
我們是台灣原子映象電影發行公司
偶然在網站上逛到你的這篇文章,覺得切入點很棒
剛好我們公司將於八月發行『愛是最重要的事』
不知道你是否願意讓我們把這篇關於Romy Schneider的文章轉貼到我們的部落格上
當然我們會註明引用出處的
那就靜待你的回答囉
感謝
艾麗絲謝
謝謝你的回應,
你的文章在閱讀上其實並無太大的障礙,不過我們還是尊重你的決定,待修改完畢後也煩請通知一聲,我們再將文章轉貼過來,謝謝你的用心也麻煩你囉~
原子映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