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評論員澄雨 (前七十年代無線電視台高層, 以評論電視製作聞名) 在《一百萬零一夜》上映時, 曾寫過一段: 「我很少看印度電影, 最早接觸的是薩也哲雷的作品《阿甫》三部曲. 那已是更高層次、政治正確的寫實, 手法是西方藝術電影的級數, 故我看的很過癮! 寶萊塢的「雜碎」片 (所謂 marsala films) 我也間中看看, 多是陪印籍看更一起看錄影帶, 往往看到勁歌熱舞場面, 我便不耐煩, 看不下去!」
這段文字, 將我對這位前輩從前在電視台擔任要職, 仍能憑良心去分析電視劇製作利弊的理智印象, 徹底粉碎.
接受雜誌訪問時, 提到了解印度電影業, 得去鑽研電影從業員的背景. 對印度電影的興趣, 已經不是停留在哪位巨星主演、有多少出色歌舞, 而是理解別人的歷史. 任何事情亦一樣, 不知道底蘊, 則無法提出較中肯的批評. 曾經是電視評論員的澄雨, 又怎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The Apu Trilogy》是印度薩耶哲雷 (Satyajit Ray) 的代表作. 黑澤明的名句亦經常被人濫用: 「沒看過薩耶哲雷的電影, 如同沒有看過太陽與月亮」. 人人都曉得讚小津安二郎《東京物語》好, 又有誰真正完全看畢所有小津作品, 而又能夠提出獨到見解.
印度電影高與低, 那是薩耶哲雷和Raj Kapoor的分別. 但我認為沒有衝突. 正如要問王家衛和王晶的分別. 對《東邪西毒》愛之深責之重, 連《東成西就》也視為傑作. 愛《英雄本色》、《阿飛正傳》, 更需要《精裝追女仔》、《國產凌凌漆》的戲謔, 鞏固原作的經典地位.
倘若問印度一般觀眾, 歷來最受歡迎的導演, 也許是Raj Kapoor. Raj Kapoor 是Bollywood通俗電影的奠基者, 拍片純為娛樂大眾. 雖說Raj Kapoor一味獨大, 家族稱霸四代 (也可能是Satyajit Ray最看不過明星壟斷電影業的問題), 但Raj Kapoor並不是只懂炒雜碎的編導演. 至少他對自己製作的電影有要求. Raj Kapoor曾在電影裡唱道: 「我的鞋子是日本的, 褲子是英國的, 戴在頭上的紅帽子是俄國的, 但我的心是屬於印度的.」代表作《浪子心曲》(Awaara, 1951) 是Bollywood經典電影, 得過康城Grand Prize提名, 影片還風行東歐、中東各地, 甚至中國.
換言之, Raj Kapoor主張娛樂觀眾. 薩耶哲雷則走溫和的批評路線.
薩耶哲雷代表印度哪一地區和文化的電影, 恐怕很多人 (包括澄雨本人) 都沒有弄清楚. 之所以說沒有衝突, 因為薩耶哲雷是以西孟加拉邦 (West Bengali) 為基地, 他的電影大多以孟加拉語為主. 硬要將印地語區電影與孟加拉語區電影之間作出比較, 實在有欠公允.
Bollywood是cliché? 難怪蒼天難容走寫實路線的Guru Dutt. 薩耶哲雷不但找過Bollywood演員合作 (前有 Waheeda Rehman、後有Shabana Azmi. 原籍孟加拉裔的 Sharmila Tagore 由薩耶哲雷發掘. 雖然她後來投身Bollywood, 但游走Masala與Arthouse之間不斷) , 更「拍過」Bollywood電影. 他極欣賞 Amitabh Bachchan 的聲線, 指定對方替《The Chess Player》(1977) 擔任旁白. (從此校長又多了一張刀, 替不少Bollywood影片作旁述)
朋友甲說:「薩耶哲雷最好o既 (作品) 都係呢三套 (《The Apu Trilogy》) 架喇」. 聽後無語. 豈盡於此? 我也很少看印度電影. 不如觀摩了解一下《The Apu Trilogy》之後的作品.
9 則留言:
你quote澄雨一番話,我看到中途也看不下去。澄雨當年為《號外》撰寫大大小小的文章,而他在78年預示電視行業影響力將大不如前,更是號外上下至今經常捧出來當權威。
其實我覺得你個人情緒可喜可厭,但一搬到評論就要客觀中肯點,起碼也要看過某一數量,對其背景源頭研究得當。印度電影我始終看的不多,對這類電影也要慢慢認識,但你看不下去的感受,我是理解的。
近年來不知怎麼,太多這類「得個講字」的評論了
有些人總是拘泥於要看 "最好" 的東西, 小津 是 "東京物語", 史高西斯 是 "狂牛" "的士司機", 華意達 是戰爭三部曲, 往後再見任何來自相同國家, 或者近似題材的電影, 便都以這些珠玉來比較~ 我自己從前也有這種心態, 但後來覺得著重評分排名, 主觀 "好/不好" 的評價實在狹隘得很, 能說出背後的歷史和資料, 提出一些有趣的點子和觀察, 比一大堆主觀感想和高低評價有趣得多~
楊二蚊: 其實我並不很憤怒. 只是難以想像澄雨居然可以這樣寫.難免讓人覺得他太自大.
Slumdog上映時, 不少"文化評論人"都站在同一陣線, 發炮狂轟影片.
Garrick: 甚麼Top Ten, 我反而很難去決定哪十套電影是最好的.
我覺得好多人都有呢種自以為是ge毛病, 但掛住"文化評論員"呢個title ge人, 唔應該犯得咁明顥.
講評論, 近期真的不得不看舒琪在blog內叫石琪收皮的說法. 事緣, 石琪用了三日影評衰插《孔夫子》, 攪到舒琪發火.
李卓倫:《孔夫子》出土意義重於電影質素. 選擇去看就要有心理準備. 韋偉也講過不太喜歡《孔夫子》太刻意, 也不代表有負面意思.
如果《偷燒鵝》可能會出土, 石琪準又用現代眼光批評罷.
石琪身兼電影節高層顧問, 好應該明白世事並不完美, 尤其電影更甚, 很多電影都是'悶藝'的~
"孔夫子" 跟我想像的頗有出入, 也許是限於資源緊絀吧, 整部電影很簡約, 很舞台劇化, 但又經過嚴謹考證, David Bordwell說它有點像Straub/Huillet的作品, 又都幾中~
時代一直在變, 今天看classic hollywood電影, 甚至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 演技都不太自然~ 至於"悶藝"的問題, 如果可以拋開"電影是娛樂"這執迷, 眼光便會更擴闊一點~
文化評論人從電影找佐證詮釋自己的社會觀察, 一般觀眾在電影找刺激和笑聲, 粉絲在電影朝拜偶像, 每位影迷相信也有自己喜歡電影的原因, 大家不過各取所需吧~
廿三十年代, 電影還是在發展中, 還未有正式所謂電影演出的方法, 演員的演出都從舞台的演出方法而來, 到了五十年代, 美國才出現了以伊力卡山為首的方法演技派, 為電影而設的演出的方法才算是確立起來.
現在重看當時的電影, 當然會覺得不自然, 加上當時打仗, 物資匱乏, 用簡約的方法處理, 無可口非.
石琪用了今時今日的眼光看《孔夫子》, 當然劣評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