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仔大讚《芋虫》(Caterpillar) , 但我認為影片不及期待般精彩.
若松孝二公然拍攝反右派的反戰電影, 比起日本國內對二戰「歌功頌德」、強調庶民捱過戰事的「堅毅形象」的電影和電視片集, 《芋虫》坦蕩蕩得多, 毫不留情撕破虛偽. 「不幸」我先行看過增村保造的《清作之妻》(Seisaku 's Wife, 1965) 與《赤色天使》(Red Angel, 1966), 心裡難免跟題材相同的《芋虫》作出比較.
不是說若松孝二導技不夠, 但增村保造的藝術與娛樂並重的拍攝手法, 肯定比為政治服務的若松孝二高出一籌. 增村保造以談討「人性」與「情色」題材名聞影史. 《清作之妻》 與《赤色天使》的焦點是女人, 戰爭為襯托背景. 兩片刻意淡化反戰的元素 (尤其是《清作之妻》, 撇開戰爭背景, 根本上是一套愛情電影), 但反過來閱讀脈絡, 又不比打正旗號的反戰電影失色.
《芋虫》失去四肢的人彘丈夫固然令人心寒, 但一想到《清作之妻》 的若尾文子, 為了留住即將出征的丈夫, 不惜刺瞎對方雙目, 震撼程度令我一生難忘! 就連《芋虫》片中的白癡 (若松孝二解釋這角色代表自己), 跟《清作之妻》的智障表兄、 或《芋虫》的丈夫恰似《赤色天使》的斷手士兵 (若尾文子飾演的護士, 也是自願提供「服務」) , 大有「如有雷同, 實屬巧合」的情況. 《清作之妻》對這個智障人物賦予特別意義. 而若松孝二的刻意 (白癡比喻頭腦清醒), 倒是曖昧得很.
《芋虫》用了極多篇幅描寫丈夫對食慾與性慾的需索無度. 沒有手腳的丈夫, 依賴妻子照顧起居飲食, 妻子漸漸成為掌權的一方,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使丈夫變成「提供」生活物資及性需要的位置, 反而讓他想起自己侵犯婦女的惡行. 在「女性權力越過男性」的觀點上, 若松孝二與增村保造均一致認同. 但若松孝二更重於批判戰爭, 兩性角力不是他最關心的議題.
《芋虫》討論的問題不少, 但眼見整套電影有部份場面重覆出現, 導演又加插紀錄片與統計數字, 卻流於篇幅不夠而拖延片長, 整體上顯得較為粗疏.
雖未能覆蓋每一反戰層面, 但戲沒有白看: 日本, 還是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白癡」存在.
《芋虫》討論的問題不少, 但眼見整套電影有部份場面重覆出現, 導演又加插紀錄片與統計數字, 卻流於篇幅不夠而拖延片長, 整體上顯得較為粗疏.
雖未能覆蓋每一反戰層面, 但戲沒有白看: 日本, 還是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白癡」存在.
3 則留言:
對啊,其實都有讀你們的討論,說及的不足的地方,例如兩性之間的角力,都同意的。寫下的評分,主要是想老實記下看的一刻的觀感,因為這些年來重看舊片的好感度變化很大。
「幸運」(也其實是不幸吧)的是,你提的兩部增村保造年前都錯過了。年前的日本新浪潮,我只能看了增村保造的《接吻》,若尾文子倒是被她迷倒的。
若松孝二的戲我其實也看得不多,只看過《二度處女》和《瘋狂的果實》,覺得他的戲都比較反建制,是個有話就說的人。
說到刺盲雙目的震撼,倒令我想起《春琴抄》,我最初聽到這個故事,覺得日本仔很變態,日前看了島津保次郎的版本,愚昧的我終於有了一點點覺悟。
都是拜你的文章所賜, 才"逼"到我寫到這一篇, 否則無日無之... 還以為已經無feel.
不過, 《瘋狂的果實》是由中平康導演的.
呀,應該是《天使之恍惚》才對。: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