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名利《註腳風雲》 (Footnote)




老學者 (Shlomo Bar Aba) 一生默默鑽研學術, 不屑與旁人打交道. 兒子 (Lior Ashkenazi) 受父親的影響下也成為學者. 兩人同是研究塔木德經 (猶太教的宗教文獻) , 但兩人際遇相距甚遠: 父親長年鬱鬱不得志, 一生最自傲的成就, 就是導師在論文中的註腳提及自己的名字, 但也僅止如此, 導師與同僚多年來輕視之; 兒子教學生動, 長袖善舞, 深受學術界賞識. 父子兩人關係既疏離又密不可分. 重要學術獎項錯頒予父親, 真正得獎者乃兒子本人. 兒子不想毀掉父親的美夢, 寧願拱手相讓, 卻想不到父親在記者面前大力批評包括自己在內的學者, 兒子一心為父親護航, 結果徹底對父親失望.

最後, 老父終於知道自己並不是得獎者, 但他選擇默不作聲, 準備上台領獎. 然而, 他面上的表情已告訴所有人: 生命中至為渴求的名利, 他不能承受當中的重.



演父親的演員 (沒有表情的以色列董驃?) 深深演繹出學術研究人員的寂寞. 他堅持自己的學術是真理, 因此恃才傲物. 既是目空一切, 自然不屑逢迎. 不論妻子、兒子、同僚、學生, 他不願也不懂得跟任何人溝通. 父親沉醉在自我封閉的學術天地中, 企圖找到突破, 但沒有人的互動和牽涉在內, 學術如同舊報紙一樣不值一文. 兒子 (演員化了妝增了肥, 改頭換臉) 與父親同行如敵國. 他自知多年來不受父親讚賞, 但卻最了解父親處境. 然而愈是了解, 關係愈是難解.

慕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銜頭而來. 看完後明白為何影片落選. 導演採用了兩種風格拍攝. 一方面營造肅穆氣氛, 另一方面嘗試用詼諧的幻燈片式介紹角色出場, 但效果兩頭唔到岸. 要玩嘢可以玩得徹底, 如今影片變得唔湯唔水. 描寫父子關係篇幅亦不夠張力, 導演好像兒子怯於向父親揭露真相一樣, 只用一個訪問去交帶父子之間的不和. 白白浪費一個可以讓父子倆交鋒的機會.

從學術獎項去透視學術界偽善之風、探討父子關係, 本是好題材, 但導演不能大刀闊斧, 一氣呵成. 這解釋了《伊朗式分居》成功而《註腳風雲》淪為註腳的原由.

1 則留言:

匿名 說...

極同意你的睇法。你的分析終於令我明白,為什麼同樣是接近開放式的結尾,但伊朗式分居好像已經給了人答案,但這套,感覺卻是"下,完左嗱?"..
不得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