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

被遺棄的浦山桐郎 《我拋棄的女人》


《我拋棄的女人》(私が棄てた女, 1969) 出奇地吸引許多觀眾捧場, 因為影片沒有影碟發行, 也少有機會公映. 但為什麼影展要將浦山桐郎列入為日本新浪潮電影導演之一?

浦山桐郎在日本影壇地位極其尷尬, 一生只拍過九部電影. 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有化鐵爐的街道》(キューポラのある街, 1962) 、《非行少女》(1963) 、《我拋棄的女人》(1969) 和《青春之門‧自立篇》(1975) . 浦山桐郎以發掘和訓練女優演技聞名( 和泉雅子吉永小百合大竹忍、小林敏江) , 頗獲同行尊重 (他的後事由石堂淑朗和今村昌平主理) . 可是事業不得志, 使浦山桐郎縱情酒色, 55歲便撒手人寰.

《我拋棄的女人》改篇自遠藤周作小說, 97年熊井將小說改拍成《天國情書》 (愛する) , 保留了《我拋棄的女人》刪去的基督教意識、女主角森田蜜因誤診為麻瘋病人, 被趕到麻瘋病院的情節. 浦山桐郎的版本則替蜜的角色加添了許多潤飾 (也淡化了男主角吉岡努的出身) , 呈現一個社會低下層女子, 由被愛到被拋棄、由沉淪到自強、由被蔑視到受到尊敬、再因不堪受到欺凌, 選擇自殺的悲慘故事.

《我拋棄的女人》明顯跟當時充斥影壇的色情電影, 有著反其道而行的取向. 也許是因為這種正面的反省態度, 令電影旬報對《我拋棄的女人》及同是對抗影壇濁流的《忍川》(忍ぶ川, 1972, 同是熊井啟執導) 另眼相看 (《我拋棄的女人》在電影旬報99年選出的「日本一百大電影」排名榜末) .

倘 若將《我拋棄的女人》列為日本新浪潮時期的作品, 大致有三個原因: 一. 影片在1969年日本電影旬報年度排名獲得第二, 趕得上新浪潮的尾班車; 二. 故事的主角曾經學生運動的一員, 及後理想幻滅, 選擇明哲保身, 過著安穩但失去衝勁的生活, 某程度上也回應了學生運動的結束; 三. 影片的表現手法.

我以為第三點最有爭議性. 《我拋棄的女人》以吉岡努 ( 河原崎長一郎) 和森田蜜 (小林敏江, 這是她第一次演出, 表現相當動人) 的現實與回憶交錯為主要表現手法, 談不上有突破可言 (回憶的片段近乎日久失修, 未知是拷貝質素, 還是浦山桐郎的刻意安排) , 故事甚至流於俗套. 反而黛敏郎的配樂十分出色, 那些在男主角心亂如麻出現時的雜音, 甚至有點像武滿徹的實驗風. 但前衛配置跟傾向保守的影片格局, 顯得不太協調. 片末出現的超現實彩色場面, 更酷似寺山修司的手勢.《我拋棄的女人》有時黑白、有時泛黃、有時七彩的畫面, 使整體並不統一. 這到底是浦山桐郎本來的主意、是影片資金不充裕所致、還是經過電影公司干涉下變得支離破碎的結果?

影片海報上的淺丘琉璃子, 放大得連近視都可以清楚看見. 被拋棄的女人並不是她, 但對影片而言, 她的知名度最大. 浦山桐郎如非發掘了在影壇大放異彩的女演員, 他僅有的數部作品, 根本也是被影史所遺棄.

伸延導讀: 《我. 拋棄了的. 女人》譯者序寂寞的聖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