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越南經典 (三):《當十月到來》(When the tenth month comes)
在越南回顧展中觀看的最後一套.《當十月到來》(When the tenth month comes/Bao gio cho den thang muoi,1984) 面對的不再是國家興亡的問題, 而是探討人的感情出路.
從軍的丈夫殉職, Duyen (Lê Vân 黎文, 原名陳黎文, 越南「人民藝術家」) 不敢告訴家翁與兒子, 請求村裡的小學教師Khang (Nguyễn Hữu Mười 飾演) 冒充亡夫回信. 愛寫詩的Khang讀過Duyen丈夫的信件後, 對Duyen寄以同情和愛慕. 眼見Duyen用心良苦, Khang寫信勸導她應該面對事實, 豈料Khang的信件被村落的領導公開傳閱, 村民認為Duyen應以戰爭英雄遺孀的身份, 捍衛丈夫的名譽. Khang無奈遠走. Duyen的兒子從父親同僚口中知道父親戰死的真相, Duyen的謊言也再無法撐下去.
《當十月到來》段落風格不一, 實情是影片製作條件不佳, 儀器損壞下需要重拍多次, 導演鄧一明 (Đặng Nhật Minh) 手上更有三名攝影師輪流負責拍攝. 未知是否要設法保持整體上風格統一 , 鄧一明索性大玩虛實交錯的手法. Duyen先後與村中死靈和亡夫靈魂對話, 人與鬼的世界相差無異, 亦可互通. 透過人與鬼魂的交流, 鄧一明喻意 (越南) 人不應活在過去.
信交到接收者手上, 代表已過去的歷史; 信出於寫信者, 則代表對未來的期待. Duyen從信中得知丈夫陣亡, 被迫以假信延續家人對男丁歸家的希望. Khang寫信讓Duyen家人得到暫時的安慰, 也透過信向Duyen表白. 然而這封私人信件竟然人人都可以閱讀, 甚至逃不過村中小孩子們的塗鴉渲染. 私人感情在名節的壓力下, 不允許開花結果 (即使Duyen的家翁曾鼓勵另一位媳婦改嫁, 並吩咐她不要理會旁人眼光). Duyen善意的隱瞞, 隨著真相曝光而剝落崩潰. 就像她與丈夫的短暫相會, 只在朝暮之間, 終究不能停留.
影片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寄予長年累月與戰火共存的越南人一個較正面的昐望.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1 則留言:
你提到一幕外父都理直氣壯勸另外個新抱改嫁, 到底如果Duyen當初對老爺坦白, 係咪就可以成全自己o既幸福? 如果係咁, 佢選擇堅決唔公開丈夫o既死訊, 就已經等同選擇o左放棄自己o既幸福了~
發佈留言